电影海报中的Gracie和在她背后观察模仿的Elizabeth

非常好悲剧悬疑侦探电影,结局令观众直冒冷汗。

我很喜欢整部影片和结构和导演最后给观众留下的开放式结局,成功地电影先前建构的一些意义给解构,给观众留下一耳光,然后离开。

将这种有道德争议的事件改编成电影, 不可避免地会有滑向争议中某一方的风险,甚至在上映后助推对真实人物的大规模道德评判(参考《Inventing Anna》电视剧上映后,对人们对Anna Sorokin评价的微妙影响)。而在《May December》的结局里,导演在表达完对该事件的艺术化的个人观点之后,高明地安排了一个免责声明。

影片里,很明显,Elizabeth就是观众的化身,观众跟随Elizabeth的视角以局外人的视角抽丝剥茧,绞劲脑汁、自诩聪明地去自认为完全了解并评判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家庭,没想却在结局和Elizabeth一同陷入想当然的圈套。当然,观众最终也只得到导演的无情嘲讽:你们没有权力去评判其他人的生活,你们只不过是在道德高地上自我想象罢了。这部电影仅是该事件的一个版本,你们休想通过我的电影来评判真实的Mary Kay Letourneau一家。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情节很怪异,导演会安排Elizabeth,一名专业演员,却去干专业调查记者做的事情。Elizabeth在电影中全程强调,她之所以调查Gracie一家是因为她想用电影呈现出Gracie一家真实的一面(这也是观众在看这部电影时最想看到的内容,然而这种观点在结局被导演彻底否定。),Elizabeth或许真诚地想调查出真相,把她的作品拍好,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调查训练的普通人就是会走火入魔,陷入用臆想推理、评判事件的圈套。以至于导演在在结局借助Gracie之口嘲讽道:“I wonder if any of this will have really mattered for your movie.”,而留下Elizabeth和观众独自在风中凌乱,强装镇定。这明显地暗示Elizabeth从未调查出真正的真相,也无从拍出Elizabeth想要的“真实”的电影,当然也在暗示Elizabeth电影至始至终的失败。这也呈现在电影的最终结尾里,Elizabeth明知自己不了解客观真实,却仍然陷入在艺术中追求客观真实的错误认识上(“Please. Wait, it's getting more real”)(另外,Elizabeth的电影场景十分拙劣和低成本,也可以看出导演对她的否定态度)。

在我看来,这体现了艺术家和调查记者的区别,艺术家呈现经过个人想法加工的真实事件,而记者则去尽可能地抛弃预设观点呈现事件的客观真相。导演也想借助这个结局表达一种艺术观点,即观众看到的只是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想用电影拍出或了解所谓的“真实”注定是失败的。

另外,抛开电影结尾不谈,个人而言,在电影进行过程中,我作为观众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痛恨Gracie对Joe通过不平等关系控制和剥削,为Joe失去的美好年华惋惜(借助Taylor Swift的歌词"Give me back my girlhood back. It was mine first."),另一方面,我也在进行自我批判,我知道我之所以产生上述感受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潜在的厌女情绪地影响,批评女性总是更容易,女性总是更容易受到不公的批评,而不会因女性受到的系统性不公而得到辩护。或许导演也想到了这层,并让身为酷儿社群的他感到不适,所以安排了这样一种结尾作为解决方式。

推荐文章

[The Guardian]“成为女孩意味着永远在表演”:Hannah Diamond谈粉色、朋克与制作年度流行专辑

作为PC Music的一员,这位歌手和视觉艺术家助力塑造了当今的流行乐——即便她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热门作品。她自述了她如何去学会爱上她所构筑的夸张的女性气质

[Everlane]美国独立时尚品牌Everlane 无花边(No Frills)内衣系列 宣传片

内衣本应简单,但不知为何,它从未如此。让蝴蝶结和花边滚开,我们向那些无厘头宣战。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